特種作業操作證電工焊工實操考試-單人徒手心肺復蘇CPR操作流程(2015版)
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是特種作業操作證必學必考項
現場環境安全——有無煤氣泄漏、高空墜物、高壓電線等,確定環境安全后按以下步驟進行。
判斷意識——(雙膝著地,一側與患者肩膀平齊)拍雙肩呼叫“××,你怎么了?你怎么了?”。
呼救——快來人,救命啊!”,指定專人撥打“120”并帶上AED系統,指定旁人幫忙搶救。
判斷呼吸、頸動脈搏動——“眼視、耳聽、面感”:頭部伏低眼視胸廓有無起伏,耳聽有無呼吸音,面感有無氣體逸出;一側手掌輕置于同側胸郭上,另一側手中、食指觸摸頸動脈(定位:從環狀軟骨中正線向外滑行,置于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,或氣管旁開2~3cm處),并數“1001 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”(10s內完成判斷),如無呼吸、頸動脈無搏動搏動,則口述“無呼吸、頸動脈無搏動”,松解衣領褲帶,進行胸外按壓。
胸外按壓(C)—— 按壓部位:兩側乳頭連線中點,或劍突上兩橫指上。
按壓方式:雙手互相緊扣,手指翹起,掌跟緊貼胸部,以髖關節作為支點,腰部挺直,肩、肘、腕成一直線,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部,數“1、2、3、4、5及28、29、 30”。
按壓深度:成人5~6cm。
按壓頻率:100~120次/分,每次按壓后胸廓須充分回彈,施救者避免按壓間隙倚靠在患者胸上。
打開氣道(A)—— 檢查頸椎有無損傷、口腔有無義齒,如有分泌物則必須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。一般采用按額提頜法,頭部后仰90°(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與地面垂直),提頜手指避免按壓氣道。若有頭頸外傷、懷疑頸椎損傷者,使用托頜法開放氣道。
人工呼吸(B)—— 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,每次吹氣大于1s,呼氣量:500~600ml,避免過度通氣,吹氣同時注意觀看胸廓有無起伏。
AED/除顫器到達,ALS(高級生命支持),提供者接管或患者開始移動。
判斷復蘇效果 ——
1、觸摸頸動脈:“有搏動”。
2、一側手掌輕置于一側胸廓肋緣部(或用眼睛觀察到 胸廓有呼吸起伏):“有自主呼吸”。
3、看:瞳孔由大變小,口唇、面色、甲床、皮膚黏膜轉為紅潤。
4、取復蘇體位:仰臥位,頭偏一側,注意保暖。
5、意識恢復做好解釋工作:“××,你醒了,剛才你昏倒在地上,已經搶救過來了,不過還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,我已經幫你打了“120”,救護車很快就到了,你不要緊張,請把你家人的聯系電話告訴我,我幫你通知他們,你稍休息一會,“120”馬上就到了。
認真做好保暖、記錄、交接和運送

 
         
					